几年前,网络上有一个很流行的词汇叫“小镇做题家”。
大概意思是,很多来自小城镇、农村的孩子,特别擅长考试,而且还考上了非常不错的大学。
但是,进入社会之后,在面对求职、升职、考公等重大选择时,却屡屡受挫。
最近我又听到一个新词来形容这类人,叫“烂尾孩”。
大概意思是,很多出身底层、没有任何背景的孩子,经过寒窗苦读十几年之后,考上了不错的大学,甚至是研究生。
但是,毕业即失业,只能家里蹲,或者去送外卖、开滴滴。
还有些孩子,毕业后卡在了“考公、考编”这个瓶颈里,不知道前路该如何走。
更有甚者,有些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每天早出晚归,假装在上班,但其实是去自习室或社区图书馆里藏着,悄悄地准备考研、考公。
然后我就觉得,“烂尾孩”这个词真的好形象。
过去十几年里,投入了那么多人力物力,最重要的是自己还投入了很多心力,最后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找不到工作。
即使找到了一份工作,大概率也不是自己心仪的。
那么问题来了,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个现象?解决之道又在哪里?
下面我从4个角度来跟大家剖析一下(我也会讲到我当年求学、求职经历),由于话题太敏感,所以必须设置成付费阅读文章。
已经在我知识星球的小伙伴无需付费,我会把文章免费同步过去。